从雪域高原“跳”出来的国家级非遗,在杨浦YOUNG剧场开演
在西藏拉孜,要说当地最受欢迎的一种舞蹈,莫过于拉孜堆谐。“堆”,在藏语中指地势较高的地方,如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到定日县一带;“谐”,则指歌舞。当人们弹起六弦琴,跳起拉孜堆谐,一瞬间仿佛烦恼都消失不见……
近日,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拉孜小组来到杨浦,把精彩的拉孜堆谐表演带到了市民们身边,揭开这一舞蹈的神秘面纱。6月5日下午,在YOUNG剧场,一台以拉孜堆谐为主打的“遇见 | 雅江情滨江意 沪藏文化交流”系列演出拉开序幕。
【资料图】
拉孜堆谐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?
一起来剧场看看
在拉孜堆谐中“感受天地”
腰系红穗带,手抚六弦琴,脚下一双黑皮靴更蹬得人眼花缭乱。下午三点,YOUNG剧场的主舞台上大灯亮起,伴随着轻快活泼的音乐声,一曲拉孜堆谐《飞弦踏春》让全场观众眼前一亮。
拉孜堆谐,这一具有700多年历史的舞种,具有当地民族独有的风情,经过漫长的演变,现已成为一种具有城市特性的踢踏舞。曾经,拉孜堆谐只在高原舞动,2007年,《飞弦踏春》跳上央视春晚,一曲惊艳无数人。2008年,拉孜堆谐被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自此,它走出世界屋脊,一脚“踏”进更多人的视线。
欢歌笑语,掌声不断。不论演出在哪里,拉孜人灿烂的笑容,自由的舞步,总仿佛踩的不是舞台,而是远方宽广的草原。不少观众一边欣赏,一边忍不住拿出手机,拍照留念。
“他们表演得太好了!”杨浦居民张金冬,是台下观众之一。她说,自己以前也去过西藏拉孜,但对堆谐了解不多。这回看到了如此激动人心的表演,很是震撼。“他们很自由,没有拘束,有一种灵魂和天地互相契合的感觉。”
如果说拉孜堆谐跳出了西藏人民如火的热情,那么藏戏《扎西学巴》体现的就是那片遥远土地上独有的神秘。高亢雄厚的藏语歌声中,台上的表演者头戴黄色面具,随音乐起舞。即使语言不通,依然通过强大的舞台表现力,为演出带来了极佳的视听效果。
来自西藏拉孜的次里拉姆,是本场演出的负责人之一。她表示,演出自6月2日起已演出两场,每次演出完毕,上海观众的热情都让她惊喜。“他们总是很热情地鼓掌,还有人特地来和我们说,觉得西藏歌舞给他们带来了很特别的体验。我想,虽然我们文化特色各有不同,但来到这里,彼此寻求的是心灵相通,获取的是对艺术的品鉴。”
促进沪藏两地情感交流
现场,不止来自西藏的表演者们还演绎了堆谐《踏地狂舞》、《妙音踏舞》、男女声二重唱《亲送援藏》等节目,杨浦区艺术团也带来了一出男女声四重唱《我心中的城》,为现场在座的西藏拉孜人民带去了上海本土风情,共襄文化盛举。
据了解,本次演出是“遇见 | 雅江情滨江意 沪藏文化交流”的系列活动之一。5月末,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拉孜小组来到杨浦,参观上海大剧院等文化场馆,与上海文化界开展交流互动,并带当地的拉孜县艺术团、日喀则市民族艺术团、拉萨市歌舞团等与杨浦区艺术团合作,于杨浦滨江、YOUNG剧场开启两场演出。意在推介西藏当地民族文化,同步促进沪藏两地文化事业的交流、交融。
“首先,我想借助这个文化交流的平台,把传统的西藏文化带到上海,带到杨浦,让千里之外的上海人民真切领略西藏的风土人情。其次,当然也要把西藏的艺术家带到上海来,让他们感受到上海的现代化与艺术发展,将更好的经验学习回去。”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李赟峰,现担任拉孜县委常委、副县长。他表示,本场演出旨在进一步推动沪藏人民情感交流,增进民族一家亲。
文字/图片:汤顺佳
原标题:《从雪域高原“跳”出来的国家级非遗,在杨浦YOUNG剧场开演》
关键词:
下一篇:最后一页
广告
X 关闭
X 关闭
-
-
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
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、技术官员、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2月6日,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“北
-
-
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《我和我的祖国》
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《我和我的祖国》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2月4日晚,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,9岁的
-
-
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
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“二十四节气”倒计时、
-
-
“一墩难求”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
设计师: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: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,导致一墩难求